什么样的高血压特别危险?需注意的三种情况和用药方案,一一说清

2023-08-08 07:08:47 [来源:李药师谈健康]

我国是高血压大国,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,我国成年人中每4个人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,高血压患者的人口数量超过3亿!

同样是高血压,有些患病多年却仍然能够保持健康,并没有出现心脑血管的并发症,而有些患者却两三年就出现了心脑血管的问题,这样巨大的差异性,一方面与个体本身的血压升高幅度不同,体质差异等有关系,同时也与对高血压重视程度,积极控制血压的态度等方面有关。

同时,另一个重要的原因,就是有一些朋友,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情况,带来的健康损害程度和健康风险也大不相同,有些患者的高血压情况,相对风险也更高,而对这部分患者来说,就更应该注意做好血压的积极控制和心血管疾病的积极预防,哪些高血压是更危险的高血压呢?今天的这篇科普,就来和大家聊一下这方面的话题。


(资料图片)

H型高血压

H型高血压是指有高血压问题,同时伴有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高血压类型,一般说来,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超过15μmol/L属于偏高,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,这个数值超过10,就应该引起重视了。

我国不但是高血压血压大国,同时调查研究发现,我国高血压患者中,H型高血压的比例也比欧美国家更高。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氨基酸代谢的中间产物,对血管健康具有危害性,能够引发血管内皮的炎性反应,还能够促进血栓的形成,因此,H型高血压患者,比普通高血压患者,罹患心脑血管疾病,特别是脑卒中的风险会大幅升高,值得特别注意。

想要应对这种风险,就要从降血压和降低同型半胱氨酸两个方面入手。在降血压方面,可以考虑使用主流的降压药,包括氨氯地平等地平类降压药、替米沙坦等沙坦类降压药等等,H型高血压最重要的目标还是把血压控制到130/80mmHg以下的达标水平,这对于降低心脑血管风险至关重要,仍然是控制H型高血压的主要控制点。

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因有很多,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氨基酸代谢路径的受阻,叶酸缺乏,缺乏维生素B12,B6等辅酶,都有可能导致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,因此,想要降低同型半胱氨酸,除了要注意积极补充叶酸以外,也要注意其他B族维生素的同补,如果能够同时加强甜菜碱(一种叶酸之外的甲基供体,是同型半胱氨酸进一步代谢的重要底物)的补充,同型半胱氨酸的控制效果则可能会更好。

夜间高血压

人体的血压通常有自身的波动规律,在白天活动时段,血压也会相对高一些,而在夜间休息时段,心脏搏动变弱,血压也处于相对较低的状态。而有些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,夜间血压也高出正常水平,带来了更大的心脑血管风险。

夜间高血压隐蔽性更强,更难以被发现,而且会在不知不觉中损害身体健康,同样的在夜间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也更大,因此,相比白天就偏高的高血压,夜间高血压的问题,更值得积极做好调控。

按照相关高血压指南的定义,如果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过程中,患者夜间收缩压平均超过120mmHg,和(或)舒张压超过70mmHg,就可以诊断为夜间高血压的问题,夜间高血压可能单独出现,也可能与白天的高血压同时出现,不论何种情况,对于夜间的高血压问题,都应该积极的予以控制。

对于夜间高血压的药物控制,从降压药选择方面来说,近期发布的《中国夜间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》中指出,建议选择长效降压药足量使用,同时也可以考虑联合使用多种降压药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建议的基础是长期稳定服药,使药物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情况下,因此,对于控制夜间高血压来说,更要注意降压药的规律使用,切不可吃吃停停。

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,应对夜间高血压问题,需要注意一些共病问题的控制,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就是夜间高血压的高发人群,另外糖尿病人群,慢性肾病患者等,也都是更容易有夜间高血压问题的人群,如果能够在合理使用降压药的基础上,积极控制相关风险慢病,同样也能够加强夜间高血压的控制,降低夜间血压升高带来的风险。

脉压差大的高血压

我们测量血压都知道,有一个较高的值是心脏收缩时动脉血管壁承受的压力,叫做收缩压,另一个较低的值是舒张压,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的差值,一般被称作脉压差。一般情况下,脉压差如果在40~60mmHg之间,都是可以的,但如果脉压差超过60mmHg,就属于脉压差大的情况了。

一般脉压差大的高血压并不是一开始就出现的,之所以出现脉压差大的问题,都是很多高血压患者不重视血压的早期控制,长期血压偏高,造成血管粥样硬化加剧,血管弹性降低从而造成的一种高血压问题。这种血压问题本身反映的就是血管硬化的加剧,或主动脉瓣关闭不严等心血管问题。因此,对于脉压差大的高血压问题,更要注意做好血压的积极控制。

脉压差大的高血压问题,一般老年高血压的情况更为常见,发现这种问题,还应该排查导致出现这种问题的具体原因,如果是动脉硬化程度加剧导致的脉压差加大,可以考虑使用地平类降压药,噻嗪类利尿剂等加强收缩压的控制,同时注意也不要将舒张压降得过低,如果是其他病理原因导致的问题,积极对因改善也是很重要的。

标签:
x 广告
x 广告
© 2021 北冰洋早报网 版权所有,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邮箱:562 66 29@qq.com